跑步的好處人人都知道,但站在一個骨科醫師的角度,要來跟大家談談跑步可能帶來對身體的傷害,希望能讓喜歡以跑步作為鍛鍊身體運動方式的國人能有所防備。

跑步的時候人體部分部位的關節需要承受大於正常行走時的力量,如果這種力量反復對關節造成摩擦,長久以往可導致部分薄弱的關節部位造成勞損,甚至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例如膝關節、踝關節等,在跑步過程中特別容易受到損傷。以下兩種症狀常出現在跑族群的身上:

1、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

髂脛束症候群是指膝蓋外側的髂徑束的疼痛疾病, 主要疼痛位置在骰骨(位於腳掌中心點接近足跟處)外上髁的位置, 也會有壓痛感。長期跑步的人,其實可能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人可能都有過這個問題,典型的症狀就是髂徑束在股骨外上髁的位置疼痛。一開始只會在運動時疼痛,特別是腳踏下去的時候。

痛感一般是覺得刺痛或發熱。隨著症狀加劇,慢慢會覺得痛的位置愈來愈走向膝蓋裡面, 而且即使休息時也會開始痛。 由於它本質上是一種「超過自身能力的使用」所造成的疾病,所以患者的經驗通常是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或是原本10公里的人挑戰半全馬,或是原本全馬選手剛開始挑戰超馬的時候。

2、脛前疼痛:

人的膝蓋下都有塊長骨為脛骨,脛前疼痛(Shin Splints)也被稱為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MTSS),指「沿著脛骨內側邊緣的疼痛」。脛前疼痛通常是因圍繞在脛骨周圍的結締組織肌肉遭受反復的創傷所造成,這經常發生於有涉及跑步形式的運動中,包括跑步及跳躍。

雖然確切的原因並不清楚,但可以歸因於脛骨壓力的增加(運動強度或頻率增加太快,肌肉太快的疲勞導致無法適當地吸收衝擊,迫使脛骨去吸收大部份的衝擊)。肌肉失衡會增加脛前疼痛發生的可能性,肌肉失衡指的就是肌肉的柔軟度不足及緊繃。

休息及冰敷可以讓脛骨獲得恢復並且減少發炎及疼痛程度。在回到原本進行的活動之前,大幅減少任何疼痛及腫脹是非常重要的。急性期過後要逐步回到原本活動,以短時間、低強度為原則。在幾週之後,可以慢慢地回到正常的活動強度。

總之,人體在跑步時會在脂肪和關節等部分引起共振,共振的效應最後會引起身體與關節的損傷。目前的研究發現,脂肪的體積越大,重量越重,共振的效果越強。對身體的傷害也就越強烈。這也是超重者不適合以跑步減肥的重要原因,超重肥胖的人減肥減脂初期可以先選擇中等重量,超短間歇的循環力量訓練方法進行肌肉的訓練和減脂。沒有條件去健身房做器械力量訓練,也可以選擇游泳等有氧項目來減肥。

作者│鄭本岡醫師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東海大學醫管研究所畢業,骨科、外科、家庭醫學科及美容醫學科專科醫師,曾赴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學中心小兒骨科及脊椎科進修。曾任職於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主治、大甲光田醫院急診室主任及骨科主治醫師,2014-2016任台灣小兒骨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弘光科技大學骨科學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骨科醫學雜誌編輯及福雅骨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

過去是骨科手術名醫,現在致力於研究自體血清療法,希望能以PRP、Cytokine等先進療法,提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手術以外的治療選擇。

文章轉自

慢跑運動簡便又省錢?一個骨科醫師分析,跑步可能帶給身體的傷害…

▲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變、提早治療。(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最新統計,癌症已連續第3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腸癌更是不分男性、女性的前3大奪命狠角色之一,預防癌症上門,「大腸鏡」是被公認有效篩檢腸癌的工具,但不少人都想問我需要做無痛大腸鏡檢查嗎?國內健檢醫師就整理出國人常見的3大QA,幫民眾一次搞懂如何「腸」保健康。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強調,大腸癌可透過事前檢查、發現並處理癌化前的腸瘜肉,而一舉中斷癌症發生的可能鄭本岡性,因此,民眾千萬別因為害怕或對無痛大腸鏡檢查有誤解,而忽略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Q1: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

A:以下腸癌3大高危險族群通通得做大腸鏡,且建議30歲後可作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並視前次腸鏡結果安排每1至2年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若非高危族群者,建議可2至3年定期檢測。

1. 不良飲食、生活習慣者:
愛吃醃漬、燒烤、炸物等重口味者;嗜吃火腿、熱狗、火鍋料等加工食品;
蔬菜、水果每日攝取不足;抽菸、喝酒、少運動、肥胖等也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因子。

2. 有腸癌家族史或帶有好發腸癌基因者:
家族中鄭本岡有人50歲以前罹患大腸癌或1等親(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大腸癌病史者;或是本身帶有腸癌高風險基因者,更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降低風險。

3. 前次大腸鏡檢查結果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有腺瘤型瘜肉者:
腸道長期慢性潰瘍會造成腸黏膜受損,患有腸癌的風險高;「腺瘤型瘜肉」容易演變成為腸癌,且曾有過腺瘤型瘜肉者,再次復發的機率也幾近2成,因此更需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Q2:大腸鏡 V.S 乙狀結腸鏡,都是腸鏡,有什麼不同?

A:
1. 大腸鏡:
全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包含乙狀結腸、升結腸到終端站迴盲瓣,全長約120到150公分;檢查前需進行低渣飲食、服用瀉劑等清腸準備;腸癌檢查完整性最完整;需要無痛麻醉。

2. 乙狀結腸鏡:
部分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全長約60公分;無須清腸準備,但需要現場灌腸;只部分篩檢;可不需要無痛麻醉但建議加選。

Q3:大腸鏡檢查一定需要無痛麻醉?是否會有相關風險?

A:每個人的腸道彎曲程度不同,大腸鏡檢查又屬侵入性檢查,考量受檢者檢查時內心的恐懼感、醫師檢查或處置時的安全性等考量,仍建議做大腸鏡時採取「無痛麻醉」方式進行。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賢吉 的頭像
    林賢吉

    林賢吉的部落格

    林賢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